問伙伴們一個扎心的問題:距離21考研初試僅剩40天,伙伴們政治準備的怎么樣了?考驗江湖傳聞:“備考政治花的時間與成績不一定成正比”。雖然這句話有它的合理性(畢竟還有效率、個人能力等因素影響),但是這句話被一些同學直接解讀為“政治少花時間或不花時間也能考高分”。有這種想法和行為的同學,慢性自殺了解一下?
無論你是否已經開始準備政治,今天就從考研政治平均分入手,來跟伙伴們說一說,考研政治你需要考多少分,才能沖擊名校吧~
考研政治平均分,你達到了嗎?
教育部考試中心9月出版了2021考研政治、英語、及部分統考專業課的《考試分析》,里面說明了政治的平均分。雖然18年-20年數據官方并未公布,但是18年之前的考研政治數據大家可以看看,不難看出,政治的平均分在57-60分之間。你能拿到55-60分,意味著政治這門課沒拖后腿。
過平均分就可以沖擊名校了嗎?
達到平均分可能不難,但是想進入一些好學校、讀一些好專業,分數還是要再往上走的。華科和武大一些專業的考研政治分數線,達到70分,60分的不在少數。所以,如果你考得是名校,或者熱門學校、熱門專業,你需要每一門科目都考得不錯,那政治70+就是個必要的條件了。
最后沖刺階段,政治應該怎么學?
我們都知道,考研政治包括馬原、毛中特、史綱、思修法基和時政五個模塊。每個科目應該如何準備呢?
1.馬原。
約占24分,分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部分。這個模塊知識內容的最大特征就是抽象性,需要同學們攻克其中的重難點問題。
2.毛中特。
約占30分,分為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兩個部分。這個部分理論的特點除了與時事結合較為緊密以外,更重要的是作為一門理論課程,它背后依然有系統的原理支撐。
3.史綱。
約占14分。這個模塊典型的特征是它并不拘泥于史實的掌握,而是歷史的概括性的綱要,是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前面兩個模塊相比,在理解上的難度大大降低,屬于偏重知識再現型的學科。
4.思修法基。
約占16分,這個模塊與史綱一樣偏重于知識再現,需要同學們在復習的過程中掌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基本知識點即可,理解上的難度較小。
5.時政。
約占16分,其中時事政策占6分,當代世界經濟和政治占10分。
每個人對考研政治的難度感知都不盡相同。政治對比于英語,專業課來講很簡單,但是,簡單并不代表不用學就可以拿高分。但作為考研性價比最高的科目,在最后的沖刺階段突擊,還是可以看到成效的。雖然毛中特、馬原占的分值比較大,但是如果你翻了最近幾年的真題,你會發現,“時事政治類”內容考察的非常多。有數據顯示,考研政治有將近60%的知識點,都會結合時政考查。
然而,時政類內容在書本上找不到,很多同學抱怨:“我總不能天天守著新聞聯播吧?天天國內國外時事一堆,要都記下來嗎?”國內外大事小事一把抓,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自己認為的“重點”上,其實是很浪費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