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十月份了,2022考研也被提上日程,即將又有一波考研大軍,沖向這注定是需要一個人奮斗且沒有硝煙的戰場。而在考研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選學校,與高考不同的是,考研是先選學校,再進行復習,因此這個步驟非常重要。
因為一旦選定,就是不輕易更換的,頻繁換來換去,很容易把珍貴的原本屬于考研的時間浪費掉。按照正常時間流程來看,5月初選學校應當完成,這樣才不至于耽誤以后的復習。
那么,作為一個考研新手,學校應該如何選擇呢?在考研中,基本上大家都會選擇比自己本科學校高一個檔位的學校,比如說二本的會考一本,一本的會考211,211的考985,這是大多數人在檔次上的選擇。
其次就是地域上的選擇,全國高校那么多,應該報考哪里呢?實在沒有頭緒的時候,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特別想去的地方
有的人喜歡古城的氛圍,那毫無疑問陜西這個省份是不錯的選擇;有的人喜歡看美麗的風景,喜歡大海,這樣的話像廈門等南方地區就是不錯的選擇;有的人喜歡經濟非常發達的地方,喜歡一線城市的氣息,北上廣深可以了解一下。
2.家鄉所在的地方
很多學生上大學的時候,都是背井離鄉,但是時間長了,總要回去的,所以有些人在考研的時候,就會選擇考回家鄉。
3.偏遠地區
比如西北、東北地區,這些地方因為位置偏遠而總被人遺忘,事實上,地區優質學校資源并不少,相比之下,要比熱門地區報考競爭稍微小一點。
等做完這一步,相信基本上就有一個或者幾個學校的選擇意向了。主要就是從報考院校的性價比來考慮了。這個性價比是從多個方面來看的,比如說某個學校歷年報錄比都很高,那基本上就不用考慮了,當然有夢想的除外。
再比如說有的學校專業只招專碩不招學碩,根據自己的報考意向,就能再篩掉幾個。總之,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著能夠盡可能提高考研上岸率為前提的。
在挑選學校開始之前,要把全國開設有你報考專業的學校全部總結下來,并按照學校層次、區域進行分類,可以更加直觀進行選擇。之后就是查找資料結合自己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比如說一普通學校報考北大清華,那不是去當炮灰嗎?
1.首先要做的一點就是堅定信念
考研擇校最忌換來換去,因為整個考研準備時間本身就不多,按照現在3學來算,12月中下旬考試,滿打滿算也不過9個月時間,中間換學校是很麻煩的,相當于推倒重來。
原因是考研中除了英語、政治和數學是全國統一命題之外,其他專業課都是高校自主命題,而大多數高校就算是同一專業也少有參考資料完全一樣的,復習一個并不能應付所有。
2.擇校后要盡快拿到參考資料,最好是能找到已經上岸的學姐
擇校完成后就可以開始進行復習了,大多數學校官網上都不會有參考書籍,少部分會明確標出,小部分會沒有參考書。
即便有,只看參考書也是遠遠不夠的,這種情況下就要參考往年情況,能夠找到上岸的學長學姐是最好。至于找的途徑就太多了,貼吧,QQ群,微博到處都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3.持續關注院校考研信息及動態
考研是一場持久戰,也是一場信息戰,提前掌握信息的人往往能夠占據主動優勢。
比如說有的學校會中途通知換參考資料,報考大綱出的是比較晚的,偶爾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考生不關注,那可能就得不到信息,就會白白用功。
比如說有些參考資料可能會改版,盡管改動不會特別大,但考研知識點就那么多,一旦參考資料改版,那出題方向是不是就會有所改變?
再比如說有些學校老師獲得了什么新的科研成果,說不定也會是考試的方向。
……太多了,需要自己持續關注。
包括考研的繳費,報名,現場確認,都要及時關注,錯過了就不能再補救了!
考研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對于擇校來講,其實哪里都不好考,哪里都是一樣的,倒不如按照自己最真實的想法來,去追一追自己的夢想,一旦選擇,就要風雨兼程,總會有所收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