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陜西文都考研將陪著所有考研小耳朵們一起,堅實地跨出第一步,從今天開始#心理學每日打卡#,日拱一卒,從最基礎的內容開始,陜西文都考研小可愛陪你共進,不退,讓我們打卡心理學知識點吧。
2023心理學考研 | 百日打卡 Day.20--視覺現象-視覺中的空間因素
01【單選】在陽光照射下,個體對波長為560nm的黃綠色光最敏感,而在黃昏時,對波長為505nm的藍綠色光最敏感,這種現象被稱為( )(2018.05)
A.馬赫帶現象
B.普肯耶現象
C.閃光融合現象
D.視覺掩蔽現象
【答案】B
【解析】當人們由錐體視覺(晝視覺)向棒體視覺(夜視覺)轉變時,人眼對光譜的最大感受性將向短波方向移動,因而出現了明度變化。例如,在陽光照射下,紅花與藍花可能顯得同樣亮,而當夜幕降臨時,藍花似乎比紅花更亮些,這就是普肯耶現象(又稱“浦金野現象”)。這一現象說明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白天或夜晚),人們的視覺機制是不同的。
02【單選】“馬赫帶”反映的感覺現象是( )(2015.05)
A.感覺適應
B.感覺補償
C.感覺融合
D.感覺對比
【答案】D
【解析】馬赫帶現象是指人們在明暗交界處感到亮處更亮而暗處更暗的現象,這是因為形成了強烈的感覺同時對比。
03【單選】衡量人眼對光刺激時間分辨能力的指標是( )(2013.39)
A.視敏度
B.視速度
C.臨界閃爍頻率
D.最大閃爍頻率
【答案】C
【解析】視敏度是指人眼辨別物體形態細節的能力。視速度,就是沿測線方向觀測到的傳播速度。閃爍臨界頻率,是指當光閃爍的頻率達到一定程度時,人眼感覺不到它的閃爍,它是人眼對光刺激時間分辨能力的指標。最大閃爍頻率,是指對于物體的閃爍頻率達到最大,超過人們的感覺閾限。
04【單選】對同一批被試分別在其55歲、65歲和75歲時測量了他們各方面的能力。隨年齡增長,其中表現出明顯下降趨勢的是( )(2014.25)
A.對事實性知識的回憶
B.感覺記憶能力
C.限時條件下的動作反應速度
D.控制了視敏度的個別差異后對線段長度的比較判斷
【答案】C
【解析】隨著年齡增長,受到個體感知覺、注意、身體老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老年人的動作反應速度的下降是最快的。
05【單選】電風扇高速轉動時,人們看到的不再是一扇一扇的葉片,而是一個整體的圓盤在旋轉,這種現象反映的是( )(2007.05)
A.視覺掩蔽
B.視覺適應
C.運動后效
D.閃光融合
【答案】D
【解析】明暗交替的光刺激,當交替的速度加快時,閃爍的光就變成了連續的光,這就是閃光融合。剛剛能夠引起融合感受的刺激的最小頻率,叫閃光融合頻率,也叫閃光臨界頻率(CFF),它表現了視覺系統分辨時間能力的極限。
06【單選】人腦中出現“天宮二號”發射升空的景象主要是( )(2017.13)
A.視覺表象
B.動覺表象
C.聽覺表象
D.想象表象
【答案】A
【解析】事物不在面前時在頭腦里出現的事物的形象叫表象。根據產生表象的感覺通道分類,可把表象分為視覺表象、聽覺表象、觸覺表象和動覺表象等。請同學們注意視覺表象和動覺表象的區別,動覺表象是指動覺感受器感知過的肌肉動作,重現在腦中的動作形象,例如腦海中出現的舞蹈動作,這是一個快速動態的動作形象。視覺表象指視覺感受器感知過的客觀事物重現在腦中的視覺形象。“天宮二號”發射升空的景象,雖然有“發射”這種動詞,但是這種景象主要是通過視覺感受器而非運動感受器重現的,因而屬于視覺表象。
07【多選】視敏度一般分為()
A.最小可見敏度
B.最小間隔敏度
C.最大敏度
D.游標敏度
【答案】ABD
【解析】視敏度一般分為最小可見敏度、最小間隔敏度和游標敏度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