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網上報名時間為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預報名時間為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今天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9考研政治史綱:高頻知識考點(五)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將及時為大家梳理有關考研政策動態的相關信息,以下是正文內容,祝各位考研成功。
一、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苦探索
1、國民黨在全國統治的建立
(1)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
張學良于1928年12月29日從東北發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這標志著國民黨就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自己的統治。(史稱東北易幟) (2)國民黨政權的性質
國民黨實行代表地主階級、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利益的一黨專政和軍事獨裁。
2、土地革命戰爭的興起
(1)1927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決定了三件大事。
(2)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八七會議開始了從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折。 1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2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 3選出了以瞿秋白為首的中央臨時政治局。
(3)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這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端。
(4)毛澤東等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挫折后轉移抵達江西省寧岡縣茅坪,開始了創建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的斗爭。
(5)廣州起義,對國民黨的屠殺政策發動了又一次英勇的反擊。
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1)對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文章,論證了紅色政權能夠長期存在并發展的主客觀條件,提出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21930年1月,毛澤東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進一步指出:紅軍、游擊隊和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是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之下的農民斗爭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農民斗爭發展的必然結果,并且無疑義地是促進全國革命高潮到來的最重要因素; 3《反對本本主義》提出了“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和“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的重要思想;
4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即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
(2)反“圍剿”戰爭與土地革命
11928年12月,毛澤東在井岡山主持制定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土地法,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廣大農民以革命的手段獲得土地的權利。由于缺乏經驗,這個土地法關于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并不適合中國農村的實際;
21929年4月,毛澤東在興國主持制定第二個土地法,將“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這是一個原則性的改正,保護了中農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
二、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遵義會議與中國革命的歷史性轉折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開了的遵義會議集中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遵義會議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挽救了中國工農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史綱:高頻知識考點(五)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