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時間為2018年12月22日至12月23日。網上報名時間為2018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預報名時間為2018年9月24日至9月27日,今天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9考研毛中特高頻考點梳理:改革開放的關鍵抉擇的相關內容,請繼續關注陜西文都考研,獲取更多考研咨詢。陜西文都考研總部將及時為大家梳理有關考研政策動態的相關信息,以下是正文內容,祝各位考研成功。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一、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改革不是對原有體制細枝末節的修補,而是根本性的變革。它的實質和目標是要從根本上改變束縛我國生產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經濟體制,同時相應地改革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的體制,以實現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
改革開放是一場革命,但它不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意義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許否定和拋棄我們已經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因此,改革開放既是我們黨領導的一場新的偉大革命,又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開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新探索,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二、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改革開放的理論依據)
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理論基礎和依據。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論述首先是毛澤東同志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提出的。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指出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著矛盾,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正是這些矛盾推動著社會主義社會向前發展。第二,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和特點。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礎上的矛盾,是非對抗性的矛盾。第三,提出了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思想。毛澤東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非對抗性的人民內部矛盾,可以依靠社會主義自身的力量來解決。第四,分析中國存在的兩種社會矛盾。即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不同性質的矛盾解決方法不同。
鄧小平在充分肯定毛澤東關于基本矛盾的論述之后,在新的實踐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矛盾理論。其主要內容有:第一,判定一種生產關系和生產力是否相適應,要從實際出發,主要看它是否適應當時當地生產力的要求,能否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第二,提出了在社會主義社會依然有解決生產力的問題。第三,把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統一起來。第四,指出了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途徑是改革。
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紀念大會上對改革開放理論的概括
1.30年來,我們黨的全部理論和全部實踐,歸結起來就是創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30年的歷史經驗歸結到一點,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2.近一個世紀以來,我國先后發生3次偉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第二次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建立了新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第三次革命是我們黨領導的改革開放這場新的偉大革命,引領中國人民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廣闊道路,迎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前景。
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30年的偉大歷程和偉大成就深刻昭示我們: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上面就是給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毛中特高頻考點梳理:改革開放的關鍵抉擇的相關內容,如有更多疑問,請及時咨詢在線老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