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與傳播學是國家為適應新聞傳播事業發展對新聞與傳播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新聞與傳播人才培養體系、創新新聞與傳播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新聞與傳播人才培養質量而設置的。新聞與傳播學作為文科專業,是大家首選的專業。由于近幾年新媒體的發展,很多文科考生將目標轉移到新聞與傳播學。
新聞與傳播學特點
火
報考人群:本科新傳的、本科沒學數學、不愛學數學的,愛數學更愛新傳的……
就業前景:網絡公司、廣告公司、傳統媒體(報社、電視臺)、自媒體、公務員、國企……
難
國家線及校線:355/51/77
報錄比:1:40
新聞與傳播專碩和 新聞與傳播學碩區別
區別 | 新聞與傳播學碩士 | 新聞與傳播碩士(MJC) |
培養模式 | 以學術研究為導向,偏重理論和研究。 | 以專業實踐為導向,重視實踐和應用。突出新聞與傳播實踐導向,加強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時間不少于半年。 |
培養方式 | 培養大學教師和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 | 培養在專業和專門技術上受到正規的、高水平訓練的高層次人才。 |
課程設置 | 以基礎理論學科為主。減少必修課程,開設門類齊全的選修課程,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實際需求,同時適當增大實驗類學分(比如10-15學分),以學術研究業績作為評估學生成績的重要尺度。 | 要充分反映新聞與傳播實踐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素質要求。 |
考試科目 | 初試 政治、英語一、新聞與傳播史論、新聞傳播實務 |
初試 考察政治、英語一或二、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 |
錄取標準 | 要以錄取優秀的具備科研能力的人才為主,初試要求很高,復試重點對專業課知識及理論進行考察 | 主要以錄取具備職業化素質的人才為主,初試要求偏低,復試重點對考生的綜合素質進行考察,尤其重點對職業背景進行考察。 |
導師制度 | 單導師制度 | 雙導師制度 |
排 序 | 學校名稱 | 得 分 | 星 級 | 學校數 |
1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100.000 | 5★+ | 105 |
2 | 浙江傳媒學院 | 97.243 | 5★ | 105 |
3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84.749 | 5★ | 105 |
4 | 北京大學 | 84.693 | 5★ | 105 |
5 | 上海交通大學 | 83.819 | 5★ | 105 |
6 | 武漢大學 | 83.668 | 5★- | 105 |
7 | 北京師范大學 | 83.045 | 5★- | 105 |
8 | 暨南大學 | 82.716 | 5★- | 105 |
9 | 華東師范大學 | 79.429 | 5★- | 105 |
10 | 復旦大學 | 78.954 | 5★- | 105 |
11 | 中國傳媒大學 | 78.600 | 4★ | 105 |
12 | 四川大學 | 77.380 | 4★ | 105 |
13 | 湖南大學 | 76.123 | 4★ | 105 |
14 | 中國人民大學 | 75.209 | 4★ | 105 |
15 | 浙江大學 | 74.050 | 4★ | 105 |
16 | 清華大學 | 70.592 | 4★ | 105 |
17 | 鄭州大學 | 68.460 | 4★ | 105 |
18 | 上海大學 | 66.008 | 4★ | 105 |
19 | 南京師范大學 | 65.398 | 4★ | 105 |
20 | 新疆大學 | 65.046 | 4★ | 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