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文學包括語言和文學兩個大的專業,也是近幾年的考研熱門專業,但是考試難度比較大,尤其這幾年考研人數的暴增,使得分數線一再升高。所謂“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如果你不太清楚,不妨來和小編看看“2021考研專業解析——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文章。
一、學科概況及內涵
中國語言文學即中華民族的語言和文學,指中國漢族和少數民族的語言和文學。
中國語言文學包括語言和文學兩個大的專業。是中國大學史上最早開設的專業之一,出現于19世紀末。20世紀80年代以后,漢語言文學專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師范類大學出于培養中學語文教學師資的目的,一般都開設了本專業;綜合類大學中文系或文學院也普遍設有這一專業;即使是專業性較強的學校,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也設有中文系和漢語言文學專業。一個多世紀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了一大批知名學者、教授、作家、記者、劇作家等,對中國人文科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按照教育部對學科門類的劃分,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現主要包括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文藝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8個二級學科,每個二級學科下面,又分若干個研究方向,具體到每個學校,這8個二級學科不一定都會設置碩士點;研究方向的劃分,不同院系也是根據自身的科研條件和師資力量來確立。
二、培養目標
總體要求:
根據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的特點和國家對本學科人才的需要,確定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堅持“寬口徑、厚基礎”的原則,培養在中國語言文學方面具有比較扎實的基礎理論和比較廣博的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
具體要求:
1.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的中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專門人才,要求掌握從事專業研究工作所必需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了解本學科學術發展方向和最新成果。2.了解我國關于語言文字、文學藝術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接受相關專業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3.要求比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及計算機運用的能力。
4.學位獲得者可在高等院校或中學從事科研或教學工作,也可在相關的文化宣傳、新聞出版、黨政管理等部門工作;要為優秀的學生進一步深造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
三、相關學科
外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考古學、民族學、社會學、民俗學、教育學、心理學、新聞傳播學、藝術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
四、學科方向
中國語言文學各學科方向的主要研究范圍如下:
1漢語言文字學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分為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兩大方向,主要研究從上古到現代的漢語的口語系統與文字系統的演變規律、結構特征和現實狀況,包括漢語方言、漢語史、漢語詞匯學、現代漢語語法修辭、音韻文字訓詁、中古漢語詞匯語法、漢語語音學、漢語發展史、漢語信息處理、對外漢語教學等?,F代漢語側重于研究現代普通話和方言,與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聯系緊密;古代漢語側重研究古文字、古音韻、訓詁、詞匯等,與歷史文獻學、考古學和古代文學關系密切,在廣泛占有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將傳統文字學、訓詁學理論與現代語言學理論方法相結合,對傳統文獻詞義及古文字進行系統的訓釋研究。
2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分為普通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普通語言學方向以普通語言學理論、普通語言學流派和以語言本體為對象開展的各個微觀層面的研究為對象,旨在揭示語言內在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規律,揭示現代漢語在詞義、句法、篇章上與其它語言類型的共性和差異;應用語言學則側重于語言教學、語用學以及語言對比層面上的規律研究,旨在分析語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在實際操作中的運用機制。本學科與漢語言文字學中的現代漢語方向關聯系比較密切,且更著重于語言應用理論與語言現實的結合,著重于語言應用功能的開發與研究,關注語言在市場經濟大形勢中的信息作用,把語言研究置于信息科學之中,密切貼近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語言研究更有效地服務于現代社會。
3文藝學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學原理、中國文論和西方文論。研究文學的基本理論問題,包括文學觀念、文學語言、文學形象、敘事作品、抒情作品、文學風格、文學創作、文學接受和文學批評等內容,厘清文學的本質、起源、審美特征、流派、思潮、風格、創作、欣賞、批評、體裁、語言等等文學基礎理論問題;探討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研究方法、文學發展規律和各種文體的特征,闡發中國文論的義理內涵和精神本源,發掘其對當代文藝理論具有啟發意義的思想資料;研究西方傳統文論、西方現代主義文論、西方后現代主義文論、西方文論的發展、西方文論的基本理論問題、西方文論與馬克思主義文論和中國傳統文論的關系和比較,關注西方文論的思潮和方法及對中國現當代文論的影響。
4中國古代文學
本學科方向主要研究中國古代各個不同歷史階段詩詞文賦和小說戲曲創作的基本內容、風格流派、基本特征及理論批評內涵與時代思潮之關系,以橫向比較和縱向探索相交織的宏觀態勢,闡釋中國古代文學的淵源、發展演進規律及其理論體系的基本層次結構,并對其思維形態、批評模式與學術價值做出客觀地評價。主要內容包括先秦散文研究、楚辭研究、漢代文學思想研究、漢魏六朝辭賦研究、唐宋詩研究、明清小說戲曲批評、詞學批評、地域文化與詩學研究等,在較為寬廣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從縱橫視角進入史實的把握與提升,開拓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新視野,強化有關研究的學術性。
5中國現當代文學
以20世紀中國文學現代化的歷史進程為背景,重點研究現當代文學史上文學思潮、文學流派、文學論爭、文學社團和創作群體的歷史意義和地位,研究中國現代文學與中國古典文學、外國文學的歷史聯系和區別,揭示20世紀文學承前啟后、融匯創新的歷史特質。在中國文學現代化的框架中揭示現當代文學發展的歷史規律和文學特點;研究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重要作家和創作的風格、價值和文學史地位;同時關照20世紀港澳臺文學、海外華文文學的發展態勢。探討中國現代文學批評的歷史線索、理論體系、話語模式和批評形態,研究現當代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影視等文體變遷特征,總結現當代文學重要文體的基本形態和藝術規律。
6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旨在培養具備相關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的系統知識,能在少數民族教育、文化部門和單位從事教學、科研、翻譯、文學創作、新聞等工作的專門人才。該專業主要學習有關民族的語言、文獻,了解相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情況,并接受從事專業工作所需業務能力的訓練。該專業地域性較強,僅有少數高校開設。
7中國古典文獻學
中國古典文獻學以整理和研究中國古代典籍、弘揚傳統文化為宗旨。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中國古典文獻學很“年輕”,僅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這個專業主要致力于中國古代典籍的研究與整理,如文學作品總集、歷代作家別集的校點、箋注、輯佚、編著,作家、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撰寫作家傳記、文學活動編年、作品系年以及寫作本事、流派演變的記述與考證等。
8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本學科培養的是,能適應國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復合型中外文學高級專門人才。他們應具有開闊的文化視野,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厚的中外文學功底,能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進行世界文學的總體性研究,以比較的方法深入開展國別文學研究、比較文學研究和跨學科研究;能掌握學科前沿知識,關注國內外文壇熱點,作出具有獨立見解的分析判斷;能熟練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能積極參與當今世界文學文化的對話,擁有中國文學文化資源,以成為能弘楊中國文學文化并對世界文學作出貢獻的愛國敬業者。
五、就業前景
語言文學專業是最悠久最普遍的“萬金油”專業,就業面寬,畢業生一般文筆較好,思維活躍,可以勝任很多部門和機構的工作。比較專業的部門可以是新聞出版系統,例如報社、雜志社、出版社及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單位從事記者、編輯等工作,也可在企事業單位的文秘、宣傳部門發揮自己的寫作特長。然而作為一個傳統專業,歷年來招生人數有增無減,社會需求雖然也在不斷增大,總體來說是趨于飽和。近年來,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就業形勢一直比較平穩,不那么熱門。畢業生要具備就業競爭力,最好有一些特長。
具體就業方向如下:
1教師。
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語言文學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要求文筆好,口才好,具有扎實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
教師職業已成為最受歡迎的職業之一,一是工作的穩定性和自主性,二是這些年教師的待遇節節拔高,出現喜人改觀。統計顯示,在師范類各專業中,漢語言文學專業需求占據首位。如果你的學習非常優秀,或者你在校期間在權威雜志上發表過文章的話,畢業之后你可以選擇出國教書。
2各類編輯職務。
主要到新聞文藝出版部門、科研機構和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要求寫作能力強,知識面比較廣,具備一定的策劃、組織能力。
3文秘。
要求熟練掌握辦公自動化技能,扎實的公文寫作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較高的英語水平。最好能有相關資格證書。
4黨政機關、文化宣傳部門--從事宣傳、文秘工作。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考研專業解析——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考研有所幫助!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