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問題:
考研一戰失利后是否要再戰?
老師解答: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二戰
第1類:為逃避工作,把考研當借口
每年的考研“陪跑大軍”中不乏這樣的同學:對研究生考試毫無準備,害怕步入社會,害怕面臨競爭,害怕面對失敗。盲從的結果就是隨隨便便的報了一個學校,隨隨便便復習了,當然結果也可想而知了。
第2類:經濟條件不允許
有一些家庭經濟并不寬裕的同學甚至因故欠債的就需要考慮一下責任了,畢竟研究生期間的學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當然如果你有毅力,也可以邊工作邊考研(要保證身體健康哦)。
第3類:心態不好,心理承受能力較差
心態不好的人,一戰都極大可能會失敗,而“二戰”的壓力不同于“一戰”,這是不爭的事實。雖然我們會在“一戰”中積累不少經驗和教訓,但“二戰”會有更多各種各樣的壓力如狂風暴雨般接踵而至,如果難以承受“二戰”的心理壓力,還是趁早選擇其他道路。
第4類:意志力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意志力差,無法自律的人,在“二戰”考研隊伍里依然存在。如果你真的在學習上不是一個自律的人或者說意志力極差的人,還是不要輕易選擇二戰。
什么樣的人可以二戰
1.有學術追求,想要繼續提升自己的能力
有的小伙伴對學術很感興趣,想要把科研作為一種事業,有熱愛才會有動力,有動力才可以支撐再來一年的勇氣和決心。
2.明確知道自己考研失敗的原因
如果要二戰,一定要知道自己失敗的原因在哪里?是哪個科目薄弱,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二戰,并不只是一次簡單的重復,需要再一次正視自己的缺點,彌補上一年的不足。
其實,任何夢想的追逐過程中,都一定有摔倒、大壓力和痛苦。你應該考慮的問題是怎么不讓這一年白來?而不是擔心白來與否。如果你沒有在考場上心態嚴重崩盤,目標院校也不是完全不切自身實際,這一年踏實認真復習,二戰絕對不會白來。
考研的AB面
一個問題必然有AB兩面,辯證的去看待,才能找出正確的方向。
考研的A面不用多說:就業更多選擇和機會、更多人脈等等。
但考研也有B面,那些沒有成功晉級的同學,他們都錯過了些什么呢?
聽說考研又是距離夢想較近的一條路,所以有的人一戰結束二戰,二戰結束三戰,樂此不疲,當開始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沒有應屆生的條件,沒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卻還在左右為難。
真實世界里,考上研的人也有活的迷茫,沒考上的人也未必就會發展的不好。
小編總結:
考研失敗,要不要二戰?每個人對待這個問題,情況都不同。
其實你的心里很清楚你考研的動機,正視它,才能很好地指導你的決定。而每次做決定都會有利弊,理性分析后得出最后的結果,然后別猶豫!選定它!并全力以赴!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已經過去了,不必后悔和遺憾,抓住六月,狠狠的逼自己一把,這樣七月才會好受哦。